Author: de-er
•Tuesday, February 27, 2007
向来都不太热衷于观赏舞台演出,总觉得剧目一般,演员表演也往往流于夸张用力。

没想到周末滨海艺术中心的《暗恋桃花源》,却比想象中好看。

悲喜交融,热闹非凡。

这类舞台表演,我喜欢最后的谢幕。

所有表演者齐聚舞台,在一片如雷掌声中,向观众致敬。

台上三分钟,台下十年功。

我虽不太会欣赏舞台剧,但却了解其中的付出和眼泪。

老掉牙的故事,当年陪朋友参加《黄城夜韵》遴选,结果自己莫名其妙当选。

三个月排练,学习发声、走台步。每天摸黑回家,课堂上打瞌睡,成为例行公事。

累,却觉得充实。

最后一场演出谢幕,灯光打在身上,心中涌现万般不舍,心里就像是被淘空了一样。

就这样,一切都结束了。

那种空空荡荡的感觉维持了好一阵子。

谢幕之后,其实才是真正的开始。




得尔
This entry was posted on Tuesday, February 27, 2007 and is filed under , . You can follow any responses to this entry through the RSS 2.0 feed. You can leave a response, or trackback from your own site.

5 comments:

On 28/2/07 3:37 PM , 木杉 said...

我也去看了《暗恋桃花源》,实在值回票价!

我以前在学校也参演过舞台剧,演出之后有一种烟火绽放后的落寞,很不好受。但一群人为一样东西共同付出的过程,是我至今仍然非常怀念演戏的原因。

 
On 1/3/07 4:18 PM , breezygreens said...

看了演出,也觉得心里空荡荡。

尽管一再听到人们说喜欢,但我还是无法改变失落的心情。

也许,我若把它当作全新的剧,就不会失望了。

赖声川的《暗恋桃花源》是个很好的剧本。古今、悲喜交错,更衬托出“岁月不留情,造化弄人"等的信息,引人深思。

但经过重新包装后,这部剧和十多年前相比,真的大不同。有几场戏,太啰嗦了。有的搞笑片断,不仅不好笑,也感觉根本没有必要。原本很精简生动的对白,变得拖泥带水,把无聊当有趣。
桃花源原本是为了衬托主题,却喧宾夺主。

有人说,经历大喜之后,更能深刻感受故事要带出的大悲。但我担心,观众只记得笑,忘了思考。

 
On 1/3/07 4:27 PM , breezygreens said...

回答你之前的提问:
我不知道我们是否认识,也不知道"得尔"是否你的真名。
你在另一则留言中说,你也认识余老师,而且看到你网站其中一个link是19SC,猜想你大我两届吧。
我是属于第21届,没参加学生理事会,但曾参加黄城夜韵,是幕后工作者,你未必认识。

至于《暗恋桃花源》演出当天我们是否擦肩而过,我看的是星期五晚上那场,你呢?

反正能在网络上认识,也是一种缘份。也许以后可以相约看戏剧演出?

 
On 1/3/07 7:16 PM , Anonymous said...

樓上朋友的“喧賓奪主”評語不無道理,但我基本上對這次的改編還是贊同的。其實,“桃花源”本就是貫穿全劇的“主題”,而這個“主題”似乎是緊扣著政治与歷史的 - 外省人因“家變”離開大陸,逃難來到了“寶島”臺灣。

我本來也對加入閩南語部分有所保留,但這個做法的確加深了此劇与臺灣時局的對應。(“江太太”的客家口音當然也是 - 雖然稍顯不自然。)賴聲川的用意是明顯的,而對比今天臺灣本省政客肆無忌憚地煽動族群對立,則更叫人心痛不已(所謂“2·28”事件的炒作就是最糟糕的例子)。

“不知有漢,無論魏晉” - 其實大家都是一樣的……人。

 
On 3/3/07 12:39 PM , de-er said...

我看的是星期六晚上那一场。

你们好像都很在行哦,我不是个懂戏的人。我想,我喜欢的剧种,是那种雅俗共赏,从平凡中见到一点点哲理就好的剧本。如果刻意做的太文艺,太艺术,我反而不喜欢。

《暗恋桃花源》的两出戏,看似相对,其实相似,两者最后都好像回到了原点。我喜欢这样的铺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