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thor: de-er
•Tuesday, October 21, 2008
我算是岛国住过甘榜的最后一代,因此看翁燕萍《消逝的记忆》,感触良多。

我老家在三巴旺万里路一带。简陋的锌板屋,下雨时滴滴答答打落在屋顶的是清脆交响乐。雨势大时,屋子漏水,我们还得用桶装水,以防水患。门前那口井,童年时觉得阴森恐怖,深怕不小心就掉落其中,就这样“死翘翘”。

父亲是农夫,照料着菜园和为数不多的家禽,我记得小时候好像贪玩拔过菜园的菜,结果被父亲狠狠训了一顿。我们有空就随父亲到池塘捉泥鳅,要不然就和邻居打弹珠,用弹弓射鸟。也搞不懂当时我为何那么“心狠手辣”,喜欢捉些蜘蛛蚂蚁蚱蜢蜗牛之类小动物,将它们肢解分尸,或将他们藏在火柴盒中。

乡村小学和现代小学比起,有着天壤之别。我念小一时,班上共有二十二人。其实每年级才不过一个班级,因此全校就只有一百个学生左右。我们没有运动服,上体育课都是穿着背心就在草坪上这样挥洒汗水。我记得中秋节,提着灯笼牵着妹妹的手,摸黑往学校方向走。路上不小心灯笼烧坏了,还得壮大着胆子掉回头走。当时住家附近没理发院,我们兄妹三人的头发,都是由骑着脚踏车的“剪头张”骑车来我家,为我们剪的。

我在翁燕萍《消逝的记忆》林厝港的黑白相片中,看到了我的童年,像是首挽歌,祭奠那个曾经走过泥土香的我。





得尔

PS:影片放映后,导演翁燕萍透露,为追逐她的梦,她投在《消逝的记忆》的制作拍摄成本达七万新元,回本的可能性颇小。因此此刻她必须放弃梦想,开始找寻面包。我看到她眼中的不悔,只能于放映室外,同她母亲买了《消逝的记忆》光碟,聊表支持。

《消逝的记忆》仍在艺术之家放映,有兴趣者,可向艺术之家询问订票详情。
|
This entry was posted on Tuesday, October 21, 2008 and is filed under . You can follow any responses to this entry through the RSS 2.0 feed. You can leave a response, or trackback from your own site.

0 comments: